攝影是什麼?攝影大師們如何解讀?

攝影是什麼?

英文中“ tography(攝影)” 一詞是源於希臘語“φω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ς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η graphê”,兩者結合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現今數位攝影替代传统菲林来记录影像的技术,主要是通過光學成像原理實現,將可見人物或景物通過記錄的形式,或是一部分內容通過平面的方式進行呈像記錄。

照片, 镜头, 摄影师, 老, 记忆, 怀旧之情, 纪念品


攝影對於多數人來說

攝影是通過一個快門,讓每個人都有捕捉畫面的機會,它可能是你人生中的重要時刻,也可以是另你感動的瞬間,又或是岸邊岩石排列出的特殊圖案,總之它們都是能讓人感到衝擊、想要保留的景象。如果當時無人可與我分享,那攝影就成為傳遞景象分享生活的方式。

街头艺人, 音乐家, 小提琴, 仪器, 音乐, 城市, 生活方式, 老, 男子, 人, 行人, 走, 拱门



























攝影從概念層面來說

攝影就是通過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攝影又有靜態攝影與動態攝影之分,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靜態圖片攝影,靜態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攝影發展到現在,有許多類型與風格,不同類型的攝影使用的各種技術也不盡相同。各種攝影門類和風格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相互影響滲透,它們之間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100毫米, 35毫米, 50毫米


攝影從科學層面來說

16世紀初,意大利畫家根據這一原理,發明了“攝影暗箱”,直到18世紀初中期,人們發現了一種感光材料,在“攝影暗箱”上裝上達孟爾的銀版感光片,就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照相機,這也轟動了世界。 1985年,英國的斯開夫發明出手槍式膠板照相機,只要中扣動板機就可拍攝。 1946年,蘭德和寶利發明了新型照相機,可以“一次成像”。如今攝影已經運用電子和化學手段進行光線記錄,應用科學、想像與設計、專業技巧和組織能力構成的混合體。

相机, 比利记录, 爱克发, 老相机, 怀旧之情, 模拟, 照片相机, 摄影, 照片, 复古, 复古的外观


攝影從技術層面來說

攝影技術可以為攝影工作人員所拍攝的作品賦予更多的藝術效果。主要包含色彩、明暗、肌理、造型、質感、光感等諸多方面,除此之外,可依托相關社會時事給予作品更多的創意,有效的實現時空、觀念以及風格之間的結合,如果這些影像都能將攝影人的觀點表現出來的方式拍攝,這些觀點將會以影像的形式來呈現,隨著攝影師們的思想不斷地推進,對於攝影手法和攝影技巧也是當代攝影師不斷在探索和創新的。並不斷將攝影媒介探索至新的方向。

人, 呼吸, 坦克

攝影從藝術層面來說

攝影作為一項技術的同時其又屬於藝術類別,可以稱為瞬間的藝術,瞬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稍縱即逝,能否抓取典型瞬間,不僅取決於攝影者的技術水平,更決定於作者的思想意識和生活經驗,客觀事物的發展無休無止,始終處在變化、運動之中,攝影藝術創作否定了這些因素,攝影藝術的瞬間性也就不能成立。攝影也是極為主觀的藝術,而相機則對於如何表現有非常大的影響力。隨著攝影的發展,攝影已改變了在藝術領域的地位,創造出獨具特色,並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

幻想, 超现实主义, 掩码, 墙, 眼, 神秘主义, 女孩, 心情, 神秘, 涂鸦, 面对, 艺术, 雕像

攝影從文化層面來說

攝影是一個富有多重意味的名詞,從上世紀初就⼀直是多線發展,直至今時今日的全民數碼攝影時代,攝影都以不同的觀念與流派相互爭執糾纏。之所以⼈們很關注直接攝影,就因為攝影史的書寫者⼤多是本體論持有者(比如說薩考夫斯基和紐霍爾),攝影作為媒介的那部分就被忽略了,當代攝影被攝影史承認是被火爆的市場引發關注,比如理查德?普林斯、辛迪?舍曼、安德烈亞斯?古斯基、傑夫?沃爾等⼈的當代攝影作品屢創攝影拍賣新⾼。如今,攝影已然成為⼤眾⽂化的⼀部分,作為⼤眾⽂化的攝影和作為當代藝術的攝影在這⼀點上有了交集。

男子, 艺术家, 街, 画家, 画, 艺术, 人, 耶稣

攝影從作品層面來說

攝影過程中若想通過作品更好表達自身的情感,需加強攝影技術的利用,從而更好地表現出藝術攝影的最終效果,相機只是一種輔助工具,按下照相機的快門,並不意味著就能成為攝影家,也並不意味著就能夠拍攝出令人賞心悅目的攝影作品,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它能依你的要求揭露事物真相,也能編造出謊言。這就需要攝影者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過程中,鍛煉自己敏銳的觀察能力、豐富的想像力以及對突發情況、突發事件的把握能力。攝影不是在賣弄感動,而是要創作出真正令人關注、產生共鳴的作品。

非洲裔美国人, 男子, 女子, 黑, 家庭, 儿童, 车, 汽车, 经典, 帽子, 酿酒, 复古, 20 世纪


攝影的意義什麼

攝影不只是用來記錄事物,也不只是情景再現,它還要詮釋。令人讚嘆的作品來自於拍攝你最感興趣、能引起你共鳴、最令你好奇的事物。鏡頭之中就是攝影人的世界,也是攝影人表達自己思想與表現看事角度的地方。在這個所圈出的影像上,以光線與時間來作畫。

幻想, 光, 心情, 天空, 美丽, 童话, 梦, 神秘, 童话故事, 幻想的画面, 撰写, 大气, 剪辑


攝影大師們怎麼說

攝影師所選擇的創作方式與目的都截然不同,每位攝影人也都有自己對攝影不同的定義與理解。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那些讓我感動、讓我落淚、甚至是讓我身處故事其中的相片,它們並非只是攝影師雙眼所見到的畫面,也反映出攝影師心中想法,看看大師們怎麼說!


曼·瑞: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夢幻。

約瑟夫·寇德卡:攝影本來就沒有不可打破的法則,你覺得自己應該怎麼拍,那就怎麼拍。

穆恩:攝影是學習如何觀察事物的一種方式,它是強烈的個人視覺感受。

黛安·阿勃絲:用相機表達出人類心靈最底層的東西,啟開原本在每人內心深處的本性。熟悉的事物不可思議面,不可思議事物的熟悉面。

皮特·亞當斯:對於偉大的攝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

愛德華·韋斯頓:任何事物,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只要激動了我,我就拍攝它。我不是專門去物色那些不尋常的題材,而是要使尋常的題材變成不尋常的作品。

列維·海因作品:如果我能用語言來講述故事,我就不必帶上相機了。

芭芭拉·摩根:光給了我創意的形狀和腳本,也是我成為攝影師的原因。

安塞爾·亞當斯:只有好照片,沒有好照片的準則。

珀西·哈里斯:攝影技藝的獲得是靠花功而不是靠花錢。

奧森·威利斯:相機如果不是詩人腦袋上的一隻眼睛,其中的膠捲就沒用。

蘇珊·桑塔格:攝影語言自成體系,更為重要的是,它是一種觀察和倫理學。


這裡不再列舉,說說你對攝影怎麼理解……

---本文参考不同摄影人对摄影的理解---

留言